今年是實施“十一·五”規劃的第二年,全國紡織行業認真貫徹落實紡織“十一五”規劃綱要,堅持科學發展觀,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,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,科技和品牌兩個貢獻率不斷提高,管理水平和內部挖潛進一步提高,企業競爭力有所增強。
受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強勁拉動,前三季度,紡織工業產值增長了23%,1-8月全國衣著類消費零售總額增長了25.7%,紡織服裝出口達1117億元,增長了19.46%,全行業利潤增長了37.3%,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9.6%,總的來說,紡織工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。
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節能環保工作,全國節能環保形勢仍然十分艱巨,在這樣的形勢下,召開全國印染行業的節能環保年會十分必要,也非常及時。
此次會議由印染企業、相關生產企業、科研院所、環保公司的專家和代表300余人參加,主要是解決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如何落實節能減排任務,如何上新臺階。
下面我就目前紡織印染行業節能環保工作講三個問題。
一、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
1、解決好認識問題
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工作不是簡單的關門,也不能簡單理解為加重企業負擔,而是行業結構調整、產業升級的又一次機遇。
包括以下三個方面:
(1)節能減排不僅僅是投入,而是能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徑。
(2)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和裝備,提高管理水平,提高工藝技術水平,推進節能減排工作,從而達到提高面料的質量和穩定性,最終提高面料檔次和附加值,提高我國面料的整體水平。
(3)通過介紹優秀企業的經驗和實踐,對節能減排投入產出比應有新的認識。
了解到印染行業節能減排的潛力與經濟效益關系,增加我們對節能減排的信心和執行力,以改變被迫搞節能減排的被動局面。
2、印染行業如何搞節能減排,如何具體實施
(1)用先進典型示范。
這次會議表彰四家節能減排優秀企業,介紹這些企業具體做法,這些經驗很實用,看得見、摸得著、用得上。
(2)技術進步是節能環保工作的關鍵。
這次會議推介公布第一批35項中國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先進技術,通過這些先進技術實際推廣運用,推動印染企業節能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。
3、通過技術交流解決合作伙伴問題。
這次會議有一批工廠、院校、印染設備生產企業、先進染化料助劑企業、環保企業積極參與,具體介紹節能減排先進技術、工藝、裝備及有關服務內容,構架起節能減排合作伙伴服務平臺,促進先進技術產學研有效聯接。
二、我國紡織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形勢嚴峻
1、 2000年以來,紡織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較大進步,收到了一定的成效。
“十·五”期間,國家針對環境和資源等問題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,紡織工業在節能減排方面也加大了工作力度,并取得了成效。
如化纖行業,粘膠長絲和粘膠短纖單位產品能耗,2005年比2001年均下降了20%以上,這主要得益于企業規?;a和連續化生產工藝的采用;在節水減排方面,紡織工業2005年萬元工業總產值的用水量、取新鮮水量和廢水排放量上比2000年都有了較大幅度下降,其中工業總產值取新鮮水量下降了30%,廢水排放量下降了26.7%;從2000年到2005年百米印染布廢水排放量從6.33噸降至3.80噸;印染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廢水排放量從885.5噸降至405.0噸。以上統計數據可以看出,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2、我國紡織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十分嚴峻
2005年,我國規模以上印染企業有1778家,據工業污水排放統計,2005年全國印染廢水排放量達到13億噸,占全國紡織工業排放總量的80%左右,占全國排放總量的5.67%。
節能減排工作所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。
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:
(1)環保意識薄弱,社會責任沒有落到實處,單純追求產量和眼前的利潤忽視對環境的影響,以量取勝,競相壓價,延續粗放性經營模式。
(2)不少企業技術裝備相當落后,已被國家發改委公示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》列入限制類的74型染整生產線有些企業仍在繼續使用。
(3)新工藝、新產品的開發應用,沒有相應環保設施配套。
如滌綸長絲織物生產,去年我國滌綸產量已經達到1000多萬噸,大部分滌綸長絲面料采用堿減量工藝,堿減量一般在10%~30%。
按堿減量10%計算,每年就有上百萬噸的滌綸纖維溶解在濃堿液中,從而把寶貴的石油資源和紡織原材料變成最大的污染源。
(4)節能環保方面資金投入不足,企業追求近期利益,忽視甚至無視環境保護,節能減排技術推廣難度較大。
(5)缺乏對行業能耗、水耗和排污定額指標科學的評價體系,工藝流程中對能源、水消耗和污染情況考量不嚴,重視程度不夠。
(6)沒有形成有效的中介服務體系,缺少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,提供節能減排技術指導,對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推廣力度不強。
3、完成紡織工業“十一·五”節能減排目標的任務仍然相對艱巨
這次會議以后,我們要扎扎實實地落實節能減排工作,努力完成紡織工業節能減排工作目標。
紡織工業“十一·五”節能減排目標是:
(1)單位產值的纖維使用量比2004年降低20%。
(2)噸纖維耗水量比2004年降低20%。
(3)噸纖維耗電量比2004年降低10%。
(4)單位產值的污水排放量比2004年降低22%。
這些目標的實現,現在仍有很大差距,需要我們全行業發動起來,做艱苦扎實的工作。
三、今后印染行業節能環保工作建議
1、學習先進典型
這次會議樹立典型——“節能減排優秀企業”四家,分別是浙江美欣達印染集團股份公司,魯泰紡織股份公司,青島鳳凰印染有限公司,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這些企業在節能減排工作上有著共同的特點:
(1)領導重視,企業領導對節能減排有深刻地認識,有自覺地行動。
(2)采用先進高效的節能少排工藝設備,包括短流程、小浴比、冷軋堆工藝等。
(3)使用高性能染化料助劑、練染一浴法等,使污水排放量大大減少。
(4)重視污水、堿液、PVA漿料、廢氣熱能的回收利用。
(5)采用紡織印染企業適用的廢水處理及回收利用新技術。
2、節能減排先進企業經驗介紹
下面以紡織印染企業實際范例,驗證采用新工藝、新技術和新裝備,節能減排會給企業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。
(1)浙江美欣達印染集團股份公司主要生產燈芯絨、紗卡、亞麻等品種,2006年生產量1.8億米,百米用水量2.36噸。主要工藝:
第一,采用了冷軋堆前處理技術,年節水45.4萬噸,而且產品質量大大提高。
第二,冷堆染色技術,年節約4萬噸。
第三,用短流程濕短蒸染色技術,節水1.6萬噸/年。
新設備:第一,自動配液系統,每年減少染化料助劑用軟水1.6萬噸/年。
第二,高效節能前處理每年節水14萬噸。
第三,采用小樣機、中樣機打樣放樣過程,年節水4.3萬噸。
生產過程中進行水的分級回用。
第一,通過烘筒熱水回用節水13.6萬噸/年。
第二,利用冷卻水回用節水11.8萬噸/年。
嚴格管理,制定嚴格的制度和控制手段。
第一,推行數字化管理系統。
第二,專門的部門負責。
第三,計量管理。
第四,企業節水節能戰略。
通過運用新技術新工藝,嚴格管理,經濟效益十分明顯。
(2)魯泰紡織股份公司主要生產高檔色織面料,年產高檔色織面料5000萬米。
縮短色織布流程,紡紗后直接絡筒為松式紗,松式紗直接織造,2002年至今染色共節約用水914.3萬噸,節約費用3291萬元。
采用經軸染色比筒子染色少兩個工序,每天經軸染色45噸,每月節省95萬元。
采用小浴比染色,平均每年節省染化料助劑330萬元,節省水電氣350萬元。
(3)青島鳳凰印染有限公司,是蠟染行業的典型,95%有機蠟得到回收,廢水回用率達90%以上,經濟效益十分明顯。
2006年對原鍋爐技術改造,年可降低能耗近500萬元,印花鎳網回收利用,每年節約成本300多萬元。
(4)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針織染整面料,長期以來重視環保節能節水工作,全面推行清潔生產。
用生物酶前處理、用除氧酶生物脫氧,減少用水,廢水COD值可下降,研究環保型固色新工藝, 大大降低污水處理費用。
重視污水處理,用反滲透除鹽處理技術,加大廢水處理回收利用。
2007年廢水回用率達到70%,節約用水, 減少排放,年新增經濟效益可達到2376萬元。
從以上優秀企業經驗可以看出:
第一,印染行業節能減排潛力很大。
第二,節能減排工作能夠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,即不擴大生產能力同樣可以產生經濟效益,經過調查,大多數企業節能減排投入1-2年就可以收回成本,相對于低水平產品重復延伸,投資效益大大提高。
第三,新工藝、新技術和新裝備的采用,使產品質量和檔次大大提高。
例如:張家港東渡紡織服裝企業,在污水處理達標同時,投資7500萬元,加一道水洗的軟化處理,達到 80%回用水率,兩年成本回收,且織物鮮艷度大大改善,色牢度提升,質量明顯提高。
3、大力推廣35項節能減排先進實用技術,這些技術主要歸納有如下幾個方面:
(1)新的染整技術及裝備。
(2)新纖維的加工技術。
(3)廢水循環使用及回收技術。
(4)印染廢異物回收利用技術。
(5)產品在線檢測及控制技術。
(6)新型高效染化料及助劑等。
這些技術成熟可靠,節能減排效果好,經濟效益明顯,是值得推廣的實用技術,行業內要大張旗鼓地推進新技術的宣傳和應用,有先進典型引路,有先進的實用技術做支撐,我們就可以有效地推進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工作開展。
分析投入產出比,盡管加大了投入,增加了成本,但提高產品質量會產生效益,節能和減少污水排放也能產生效益,隨著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的采用,管理水平提高,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。
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召開這次節能環保年會,對今后節能減排工作開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。
我們要充滿信心,節能減排大有潛力,印染行業前景很好,經過產業調整,企業將會取得明顯的成效,印染行業將會步入嶄新的發展道路。 |
|
|